骨支架作為組織工程中的關鍵組件,承擔著引導和支持骨組織再生的重要角色。聚乳酸(PLA)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、生物可降解性以及與骨組織相似的力學性能,成為制造骨支架的理想材料。然而,如何優化3D打印過程,高效制造滿足結構安全的PLA骨支架,一直是科研人員探索的重點。伊迪斯·科文大學的Majid Tolouei-Rad團隊探究了層高、擠出寬度、噴嘴溫度和打印速度等3D打印參數對PLA骨支架靜態和疲勞性能的影響。
文章所用PLA骨支架如圖1所示。為了節省實驗數量,通過田口實驗法,設計了如表1所示的9種試樣。對上述試樣進行壓縮實驗,其典型應力應變曲線如圖2所示,并將其結果進行了方差分析,從分析結果可知(圖3),擠出寬度對于支架壓縮性能有著顯著影響。擠出寬度的增加能夠增加支架直徑,從而提高材料性能。與非多孔3D打印結構不同的是,打印速度對支架的性能并無明顯影響。這是由于支架結構彼此之間相連部分較少,絲材之間界面的結合強度對支架整體性能影響較為微弱。
圖1 3D打印骨支架示意圖。
表1 不同3D打印參數設置。
圖2 單軸壓縮應力應變曲線。
圖3 打印參數與壓縮性能之間的相關性分析。
在不同的應變水平(0.4%,1.5%,2.5%,和3%)下進行壓縮疲勞實驗,以模擬日常活動中骨骼可能遭受的循環載荷。實驗結果表明(圖4),在低應變幅度(0.4%)下,所有樣品均未出現疲勞破壞或剛度降低。然而,隨著應變幅值的增加,不同組試樣陸續出現破壞。將其結果進行方差分析,從分析結果可知(圖5),噴嘴溫度對于支架耐壓縮疲勞性能有著顯著影響。降低打印時的噴嘴溫度能夠提高支架的疲勞性能。
圖4 在(a)0.4%,(b)1.5%,(c)2.5%,和(d)3%應變水平下
進行疲勞實驗時不同參數試樣的剛度變化。
圖5 打印參數與壓縮疲勞性能之間的相關性分析。
熱成像分析顯示(圖6),在疲勞測試過程中,支架的溫度有所升高,但最高溫度(約39℃)仍然低于材料的玻璃化轉變溫度(約62℃),溫度升高并未對支架的結構完整性造成顯著影響。
圖6 PLA支架剛度與溫度隨疲勞圈數的變化。
這項研究不僅為3D打印PLA骨支架的制造提供了科學的參數指導,更通過實驗驗證了所打印骨支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。在模擬日常活動的應變條件下(應變小于0.4%),所有測試的骨支架均未出現疲勞破壞,顯示出良好的臨床應用潛力。
后續可以對濕潤環境下和部分降解后PLA骨支架的力學性能進行測試,以驗證其長期服役下結構的可靠性。也可以對比不同孔隙形狀對PLA骨支架性能的影響,便于后續對孔隙形狀進行選擇、設計。除此之外,深入研究不同PLA骨支架如何影響骨組織附著情況、支架降解速率等,也是可行的方向之一。
相關研究論文“Impact of 3D printing parameters on static and fatigue properties of polylactic acid (PLA) bone scaffolds"已發表在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》
版權所有 © 2025 凱爾測控試驗系統(天津)有限公司 備案號:津ICP備18003419號-2 技術支持:化工儀器網 管理登陸 GoogleSitemap